欧洲议会工业和能源委员会(Industry and Energy Committee)近日投票通过了《欧洲芯片法案》草案及修正案的立法报告。
其中包括一条修正案,要求欧盟展开“芯片外交”,与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等战略性伙伴合作,以确保供应链安全。
同时,会议还通过了一项关于芯片联合倡议,以增加对发展此类欧洲生态系统的投资。
《欧洲芯片法案》草案及修正案获得通过
全球半导体供应自疫情期间短缺以来,出现了持续的芯片供应中断,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全球众多产业及经济的发展。包括汽车、能源、 通信和卫生以及战略部门,如国防、安全和航太领域受到芯片供应中断的威胁。
时至今日,芯片短缺的余波犹在。例如沃尔沃汽车(Volvo)在比利时根特(Ghent)的工厂,20日就宣布将因芯片短缺停工一周。
在此背景下,欧美等政府近年来也已将芯片视为重要战略物资,纷纷提出相关法案来加强供应链自主。
2022年2月,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推出《欧洲芯片法案》(Framework of 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Europe’s semiconductor ecosystem,简称EU Chips Act)草案,并送进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审查。
根据该法案,欧盟将投入超过4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00亿元)公共和私有资金,用于支持欧盟的芯片制造、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希望欧洲在全球半导体市占率能从目前不到10%提高到20%,降低对于亚洲及美国的依赖。
2022年11月,欧盟内部达成了一项协议,以便为此前提出的《欧洲芯片法案》提供配套的430亿欧元的资金,虽然相比之前预期的450亿欧元有些缩水,但各成员国代表均同意了该提案的修正案。
2023年1月24日,在欧洲议会工业和能源委员会的表决投票当中,以压倒性的67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了《欧洲芯片法案》草案及议会各党团提出的修正案。
根据最新的《欧洲芯片法案》草案及修正案内容显示,欧洲芯片战略围绕五个战略目标制定:
(1) 加强欧洲研究和技术领先地位;
(2) 建设和加强自身在先进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方面的创新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产品;
(3) 制定适当的框架,到 2030 年大幅提高产能(在全球半导体产能中的份额提高到20%);
(4) 解决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吸引新人才并支持熟练劳动力的出现;
(5) 深入了解全球半导体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