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要比预想的更残酷。当下,宏观经济仍然充满不确定性,这几乎是所有金融类企业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水大则鱼大。尤其在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之后,让投资者不断担忧美国银行挤兑事件的发生,外表富丽堂皇的银行机构在外界首次展示出其脆弱的一面。
年轻一代激进消费习惯也带来了风险。据消费金融公司内部报告显示,全国有1.75亿名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随着年轻消费主体的平均负债率不断升高,信用风险正在增大。
如果你想了解汽车金融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6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汽车金融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多次强调,鼓励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这些举措无疑利好汽车金融市场。汽车金融公司应抓住良机、激活资产,竭尽全力适应市场发展新趋势。汽车金融公司一方面要加强出资人和股权管理,建立与自身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并强化信息披露,提升业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认可度。
另一方面要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创新与汽车销售和消费配套的相关金融服务,提升用户黏性和客户体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6月,汽车出口延续高速增长,继2021年全年出口超200万辆、2022年全年出口超300万辆之后,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对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中国银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到9891.95亿元,总体保持稳定;零售贷款余额为7852.58亿元,同比略降3.51%;批发贷款余额为1126.9亿元,同比上升8.73%;融资租赁余额61.5亿元,增幅29.45%。 随着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加快深耕汽车消费业务,汽车金融市场份额争夺日趋激烈。此时,汽车金融公司的展业模式若不能实现突破式变革,产品和服务不能适应新兴消费群体需求,市场份额势必在后续的同台竞争中逐渐被对手蚕食。
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达2.4万亿,2008-2021年CAGR为21.1%,受益于增换购需求崛起、细分市场繁荣及汽车金融渗透率提升,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可达到5.4万亿。各大厂商反馈,民众消费信心不足,客户贷款意愿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整体金融渗透率略低于2021年,为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