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流传一则消息:据格隆汇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提供超长期贷款,并暂免支付利息,此举或可避免出现信用紧缩。
具体而言,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近几个月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银行已开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新增25年期的贷款,现行大多数企业贷款为10年期。部分贷款在前4年暂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不过利息将在之后累计。
如传言属实,则意味着国有大行以“短期让利”的方式,出手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过,据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上述传言目前尚无确实证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记者从多位接近大行人士处了解到,传言不实,目前并没有关于融资平台新增贷款期限拉长到25年且暂免四年本金或利息的贷款政策出台。
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主体的偿债能力、风险水平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才会审批放贷。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35.07万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约14.4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约20.67万亿元,均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之内。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经历三年疫情之后,财政收入降温,叠加存量债务到期集中,这些弱资质地方城投再融资压力加大,甚至陷入债务压力大、融资成本高、债务压力再度上行的负向循环。
但城投债务风险最终可控,当下城投债务压力预示着未来或有两大政策推进,一是存量债务压力化解;二是城投运行模式转型。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债券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势态,社会整体经济状况良好, 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降至2.7%,截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3669.7亿元,年增长率为12.8%。
我国经济逐步开始从疫情冲击中恢复。为满足市场货币流通的需要,货币发行量也在稳定增长,2021年我国货币供应量达到2383000亿元。
同时我国全社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884亿元,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逐年下降,社会对金融行业的投资比例不断上升。
我国债券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场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张,券种结构相对稳定,为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新型债券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