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养老模式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养老模式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正经历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预计2050年将达到峰值4.87亿,由此将催生出一个老龄团体。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银发经济”正在成为一片巨大蓝海,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不可否认的是,智慧养老必将成为未来的养老模式,然而过程还是曲折漫长的。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版养老模式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我国的养老模式结构为“9631”,距离国务院提出的“9073”模式结构尚有差距。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老人人口需求规模不断增长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养老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多个领域的企业纷纷涉足布局养老产业,跨界资本成为主力军。

近年来,国家在养老模式创新、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智慧养老建设、鼓励发展多样性养老服务等方面制定诸多扶持政策,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下,社区养老模式革新、智慧养老不断推进、医养结合成为行业热点,近年大热的“医养结合”是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上游是健康管理、中游是急性医疗、下游是康复护理,形成医养结合生态链。可进一步满足高龄、失能以及患有慢性病老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叠加的服务需求。伴随着人口的急剧老龄化,机构养老只能解决3%的养老问题,剩下的则由居家养老(90%)和社区养老(7%)解决。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升级,传统养老服务产业联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形成智慧健康养老生态,能助力养老资源实现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智慧养老领域的企业来说,三开科技、麦麦养老、安康通、爱侬养老、雅达养老等较具代表性。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求生存,同时,各种新的养老服务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中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规划”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除了这三种养老模式,近几年还兴起的几种新型养老模式如嵌入式养老、候鸟式养老、田园式养老等。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