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领域 将为智能传感器行业 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智能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

智能传感器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通信等各个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

同时,随着联网节点的不断增长,对智能传感器数量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未来,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城市等新产业领域都将为智能传感器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智能传感器型谱体系总体架构参考GB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中分类原则,并结合智能传感器应用特点进行分类。

按照外界输入的信号变换为电信号采用的效应,可分为物理量智能传感器、化学量智能传感器和生物型智能传感器三大类。

第二层级按照“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的分类依据具体展开,可分为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磁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智能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智能传感器的产品品类主要包括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射频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从产品占比情况来看,MEMS传感器和CIS传感器的占比较大,两者分别占比29.7%和26.5%,合计占比56.2%。

从应用领域看,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和医疗等领域,占比分别为24.2%、21.1%、21%、14.7%和7.2%。

汽车电子对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占比最大,汽车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类型还在持续拓展。

近年来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快速发展,历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截至2023年2月9日,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注册企业共有16875家,其中2019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达2762家。

2020-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注册企业数量下降,2022年新增注册量为51家,2023年截至2月9日,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新增注册企业1家。

消费电子领域对产品轻薄化有着较高的要求,使得传感器生产厂商不断缩小传感器芯片尺寸。

在单片晶圆的尺寸固定的情况下,设计的芯片越小,产出的芯片数量就越多,传感器芯片的成本也能够得到有效降低。

因此,在保证产品性能达到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不断缩小产品尺寸、降低产品成本是包括智能传感器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从我国智能传感器产品结构来看,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医疗、海洋等领域的智能传感器进口依赖度较高,此类智能传感器市场缺口较大;应用于声学、惯性、压力等领域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取得一定研发成果,市场相对饱和。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