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行业市场应用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

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以组建成一个新电池,即当一个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之后,还可以用电能使化学体系修复,然后再利用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所以叫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市场上主要充电电池有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铅酸(或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由于化石燃料有限,从而引起后续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冲突加剧。建立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体系,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新型二次电池作为一个重要角色,是当前国际竞相研发的热点,并已成为新一代信息通讯、电动汽车、储能电站与能源互联网等重大应用的关键环节。

各类储能技术中,二次电池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很大,和可再生能 源电力的衔接能力也很强。从适用的能量和功率范围来看,多种二次电池覆盖了绝大多数储能应用的技术需求,普适性以锂离子电池为最。总体而言,能量相关指标在二次电池技术层面的重要性最大,高比能量(即质量能 量密度)二次电池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前沿潜在应用场景最多。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二次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一次电池相比,二次电池已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具有电压平稳、安全可靠、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和回收再生利用率高等优点,是当前国际上竞相研发的热点,也是新一代信息通讯、电动汽车、储能电站与能源互联网等重大应用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石油资源面临危机、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个双重社会背景下,市场的迫切需求使新型二次电池应运而生。其中,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等新型二次电池备受青睐,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形成迅猛发展的产业。

2022年中国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用锰量13万吨,同比下降超4%,主要是因为以成本为主要竞争优势的锰酸锂电池受锂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出货量显著下滑,导致锰酸锂电池用正极材料出货量从2021年的10.9万吨下降到2022年的6.9万吨,同比下滑37%,进而影响到二次电池用锰需求量下滑。GGII预计到2030年,二次电池用锰量有望超70万吨。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