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新规:医院每年至少发50篇科普,最后还不是落到医生头上?

近日,河南卫健委印发了《河南省妇幼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其中一项是针对医务人员的量化指标,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根据《工作方案》,三级妇幼保健院新媒体平台应当设置新媒体健康科普账号,每年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不少于50篇科普作品,不仅如此,还要求单篇科普作品平均阅读量达到1万以上,另外二级妇幼保健院新媒体平台也要每年发布不少于12篇高质量的科普作品。

图源:官网截图

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但由于掌握着宣传工具的多为专业机构,其严谨性一般来说还值得信任。

但在近年来,健康科普迎来了新的难题。伴随着自媒体平台兴起,信息输出门槛大幅降低,这带来了资讯的蓬勃发展,但其内容却良莠不齐,普通人往往对此难辨真假,被造谣信息蒙骗更是时有发生。

所以,尤其针对健康领域的严肃科普,确实应该由专业医疗机构负责,以避免出现广泛的误导情况,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该规定一出,大家一针见血地问了一个问题:新规是合理的,初心是为民的,但是这些科普文章由谁去写呢?

我们都知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现在不管是三甲医院,还是乡镇医院,几乎都开创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大多是以医院大事件、病例分析、科普文章等几大类型为主。

笔者和几个医生朋友聊过之后,发现各医院的情况都大同小异:大部分医院都有自己的宣传部门,医院大事件主要是由宣传部门自己撰写,像一些病例分析和科普文章主要还是会分配到各个科室,毕竟真实病例来自于真实临床,少有的小医院或许还是医生兼职运营。

也就是说,这不少于50篇的科普文章,最后可能还是会落到医生头上。

医生除了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外,还要面对各种各样指标的考核,现在再加上科普这项,可谓是「雪上加霜」。

不过我们认真计算一下,一年50篇,平均分配到各个科室,其实任务量倒不是很重,真正难的是那「平均1万以上的阅读量」。

首先,科普的基础是专业型,但若想实现广泛传播,仅仅靠专业性还远远不够。举例来说,笔者关注了大量医院的新媒体账号,其中多数更新的推文根本称不上是具有可阅读性的「科普」,甚至都是临床指南的摘录,别说患者,很多医生都可能看不下去。

其实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在保障专业性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