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盈利一朝赔光!海通国际踩雷地产债巨亏66亿港元

港股市场2022年出现的巨幅下跌对于一众中资券商的影响,随着年报的披露开始真正的显现出来。

3月17日,海通证券旗下控股子公司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通国际”,00665.HK))在港股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初步测算,海通国际2022年净亏损约64亿至66亿港元,不仅将前两年好不容易赚回的22.33亿港元盈利全部侵蚀掉,还倒亏了四十多亿港元。

而这并非在港中资券商首份盈利预警公告,早在2月17日,另外一家港股中资券商光大集团下控股子公司光大控股(00165.HK)同样发布业绩预警,公司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预期录得净亏损约75亿—79亿港元。另外还有兴证国际、交银国际也在近期发布亏损公告,多家机构的业绩亏损公告引起业内极大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日,作为母公司的海通证券在A股发布关于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涌辞职的公告,辞职原因是相关工作安排。根据资料显示,林涌还出任海通国际副主席、行政总裁、执行董事等职。

一份子公司业绩“爆雷”公告,一份高管辞职公告,外加当日海通证券还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涉及上市公司及董监高管理层相关事项监管工作函,让在港中资券商整体业绩蒙上阴影。3月20日,海通国际盘中一度跌逾14%,股价仅为0.65港元/股,海通证券当日股价也跌去近4个点。

“去年港股市场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不仅IPO的融资总量大幅缩水,另外港股整体市值也下滑严重,但是对于中资券商而言,IPO项目的缩水不会导致出现如此的巨亏,我很怀疑他们没有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在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和银根收紧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没有选择斩仓抛售美元债,而是选择赌地产行情恢复,导致这些中资机构在地产美元债受损严重。”3月22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港股投行分析师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海通紧急澄清难消疑惑

事实上,海通国际出现巨亏在去年三季度已成事实,只是2022年第四季度出现超40亿港元的亏损还是大大超出了两地投资者的预期。

财报数据显示,作为“主战场”在港股的海通国际,2020年实现19.32亿港元的盈利,2021年虽然业绩大幅下滑,但是仍保持3.01亿港元的盈利;但到了去年前三季度,海通国际已经公告亏损达20.88亿港元,基本将前两年的盈利消耗殆尽。

但是去年第四季度缘何会出现进一步大幅亏损的情况?对此,海通国际在去年三季度发布的财报中将业绩巨亏归结于香港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致集团整体收入下降,股权和债权投资市场价格或估值下跌导致亏损,以及贷款违约带来的损失拨备。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