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以来,部分企业在部分地区采取企业降价、政府补贴的形式促进汽车消费,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一定程度的价格混乱和供需失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汽车企业应该着眼长远,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促消费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得当。
“从2023年前两个月情况看,市场预期正在改善,先行指标出现好转势头,经济运行向好因素增多。我对今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充满信心。”3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表示,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作为制造业的代表,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晴雨表”,其市场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今年2月汽车工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03.2万辆和197.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5%和19.8%,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5%。1-2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62.6万辆和362.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5%和15.2%。
具体来看,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1.5万辆和1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0.9%。其中,传统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96.4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10.4万辆,同比下降9.8%。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11.2万辆和312.1万辆,同比下降14%和15.2%。其中,传统能源乘用车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累计销量126.6万辆,同比下降25.7%。
令人欣喜的是,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虽然共销售163.1万辆,同比下降0.7%,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2.3%,比上年同期提升7.6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2年全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49.9%,今年开局这一数据进一步提高,说明其产品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此外,汽车出口延续了强势表现。1-2月,汽车企业出口63万辆,同比增长52.9%。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52.2万辆,同比增长57.7%;商用车出口10.8万辆,同比增长32.9%;新能源汽车出口17万辆,同比增长62.8%。
“我国汽车出口不断提升,说明中国品牌产品竞争力在提高,甚至在欧美等地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陈士华表示,“今年前两个月,企业普遍反映出口订单整体稳定,但也担心随着日本、德国等出口情况的好转,对我国汽车出口订单带来一定的压力。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