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300件,财经领域法律占比很大,凸显了财经立法的重要性。
立法规划是立法工作的“总蓝图”。《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以下简称《立法规划》)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确定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立法项目共130件。其中,财经立法占比近30%。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京举行立法联系审议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落实《立法规划》和加强有关立法项目的监督,推进财经立法工作。
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把立法同普法、法律监督结合起来,稳中求进推动财经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法治基础。
建立联系机制
本届《立法规划》130件立法项目中,涉及财经委的有38件,由财经委负责联系审议的有32件。
贯彻落实《立法规划》,要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发挥人大在财经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对于提高财经立法的质量至关重要。
财经领域法律数量多,牵涉面广,相互之间关联影响。一直以来,由行政部门起草的法律占较大比例,虽然总体来说符合客观需要,但也会带来“有利则争”或对矛盾问题“无能为力”等问题。因此,避免出现“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是财经立法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自2019年开始,财经委专门出台《关于对列入立法规划的联系审议立法项目建立联系机制实行台账管理的实施办法》,加强与承担立法任务部门的联系沟通,指导和督促相关部门推进立法任务,及时通报立法工作进展情况。
会议提出,财经立法工作要保障法律之间的衔接协调和法律体系的协同完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还要与宏观经济治理的制度政策相协调,做好法律出台效果的评估,把握好法律出台的时度效。
下一步,财经委将继续坚持以联系机制为抓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提前介入,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组织开展好相关法律的审议工作,推动财经立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提供法律保障
适应新形势,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是财经立法的重要使命。
会议强调,财经立法当前尤其要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行政权力的规范行使,打破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