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完成终端直连卫星试验机 卫星全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 卫星导航行业市场前瞻

据中国电信研究院公众号10月25日消息,中国电信研究院与中国电信上海应急通信局、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等机构近日完成全球首次运营商NRNTN(非地面网络) 终端直连卫星现网环境测试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在5MHz低带宽频谱资源下,基于同步轨道卫星的NRNTN网络仍可提供稳定的语音、短信及宽带数据服务,可作为国家应急通信服务体系、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便携式解决方案。

华创证券认为,华为Mate 60 Pro/Pro+系列产品上市以来,其所支持的卫星通信技术得到国内外厂商广泛关注,将带动卫星全产业链发展。卫星通信产业上游主要涉及卫星的制造、卫星的发射、卫星地面设备的建设,中游主要涉及卫星通信运营企业,下游在交通、通信和测绘等领域的应用较为普及。

公司方面,据上证报表示,盛路通信:公司布局的有源相控阵卫星互联网天线等产品可用于低轨卫星通信领域。

震有科技:公司是国内首个参与卫星核心网建设并成功商用的供应商。创意信息:公司新增若千卫星总体单位及载荷总体单位合作,成为通信载荷产品的主研厂家之一。

工信部提出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产业发展望再度提速;机构看好卫星互联网迎十年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望达万亿元,卫星制造、地面设备两大高价值领域望率先受益。

根据赛迪数据,地球近地轨道预计可容纳约6万颗卫星,目前,全球各国加速低轨卫星网络建设,预计到2029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总计约57000颗低轨卫星,轨位可用空间将所剩无几。低轨卫星所主要采用的Ku及Ka通信频段资源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

空间轨道和频段作为 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已经成为各国卫星企业争相抢占的重点资源。根据中国星网向ITU提交的星座频谱申请,中国星网计划建设一个包含12992颗卫星的庞大星座系统。从目前已经发布规划的星座计划数量来看,未来中国星网将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带头人”。

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十三五”期间,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为首的央企卫星集团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并发射了试验星。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将卫星互联网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领域。

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整合统筹国有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进一步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