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分析:北京、上海、广州已实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商业化运行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已成各国、各大企业竞相发力的关键领域。其中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推广及商用备受关注。

一年来,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一是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百余家创新主体投入自动驾驶车辆1000余台,自动驾驶应用的规模效应渐显。

交通运输部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10月26日召开。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实现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商业化运行,天津港、上海港、厦门远海码头等试点单位部署了200余台自动驾驶集卡或自动驾驶水平运输设备,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部分试点单位部署了一批智能路侧系统、数据平台等,带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近期在苏州,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已经投用。

标准化取得进展。起草或发布了9项技术标准,支撑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比如:车路协同系统路侧基础设施总体技术要求、港口自动驾驶集装箱卡车运行技术要求、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技术要求等,围绕个性化出行服务、集装箱水平运输等场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自动驾驶系统可分为感知、决策和控制三个层面,其中决策层主要依靠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传感器、高精度地图和车联网等技术协同合作,对感知层传来的路况和车况数据进行认知和判断,形成实时的行驶指令,并将指令传达给控制层来实现驾驶行为。

基于对人类驾驶员操作借助多少的程度,国际上将自动驾驶分为L0到L5共六个级别。其中L0为无自动化,L5为完全自动驾驶。目前行业内主要厂商已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少数顶尖厂商正在攻坚L4级别。

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个百分点。

自动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支持

自动驾驶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早在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就已正式提出发展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各地在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应用方面也相继出台了众多管理细则乃至相关立法保障。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