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林业行业全面发展状况分析

林业行业全面发展状况分析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森林的多种效益,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建国后陕西省除陕北建造“防沙林”带、渭北黄土高原上的“林网化”、关中平原上的“农田林网化”及“四旁绿化”、河滩绿化和陕南许多适宜植树的荒山飞播造林数百万亩之外。巍峨的秦岭、巴山横贯陕南全境,林业资源十分丰富。不但有广阔的人工林,而且还有巨大的原始森林,是陕西省主要的用材林业基地。由于林业发达,林副产品极为丰盛。

中国森林法规定将森林划分为如下5类:①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②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③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④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⑤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连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产值达到8.04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800亿美元,其中木浆、原木、锯材进口和木制家具、人造板、地板出口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我国34.64亿亩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其中近7亿亩的经济林提供了干鲜果品、木本油料、饮料调料等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是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年产值超过2.2万亿元。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根据《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我国科学绿化持续深入推进。2022年全国完成造林383万公顷,种草改良321.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万公顷,发布“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各类尽责活动262个。城乡绿化美化同步推进,绿化质量逐步提升。授予26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国家森林城市数量达218个。100余个城市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全国各地建设“口袋公园”3520个。全年完成公路绿化里程近10万公里,铁路线路绿化率达87.32%。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