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资源)一般指再生能源。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型。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是相对于会穷尽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
截至10月底,我国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2亿千瓦(常规水电3.7亿千瓦、抽水蓄能5004万千瓦)、风电4.04亿千瓦、光伏发电5.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4亿千瓦。预计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突破14.5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突破10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新增1.9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亿千瓦,同比增长90.8%,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6.4%。其中,水电新增844万千瓦、风电新增3731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1.4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232万千瓦。预计2023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将突破2亿千瓦。
今年1~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33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1.8%,其中,水电9805亿千瓦时、风电6968亿千瓦时、光伏4898亿千瓦时、生物质1640亿千瓦时。预计全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风电光伏发电量达1.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超过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目前,中国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弯等新能源基地。
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市场创新高度活跃。产业技术与装备制造能力持续增强,陆上6兆瓦级、海上10兆瓦级风电机组已成为主流,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3.1%。各类市场主体多、竞争充分,市场创新活力强,光伏治沙、绿电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分布式发展成为光伏发展重要方式。
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
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同时,以光伏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为代表的中国外贸“新三样”也表现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