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维生素”,稀土不仅在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传统领域应用广泛,更在永磁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占据核心或重要地位。
稀土(RE)一共包括17种元素,其中镧、铈、镨、钕、钷、钐、铕被称为“轻稀土”元素,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钪和钇被称为“重稀土”元素。
稀土是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由于具有相似的电子结构和相近的化学性质,稀土在自然界中常成组分布,相互伴生,其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也使得在对稀土原矿进行开采和分离时,常得到一组富集形态的稀土产品而非单个稀土氧化物,这也是稀土有别于其他有色金属的主要特点。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稀土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稀土从资源开发到应用主要分为开采、冶炼、分离、加工等步骤。首先从稀土矿山中开采得到稀土原矿,再通过冶炼、分离方法得到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对于稀土金属及氧化物,又可进一步精密加工成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合金材料和稀土储氢多种下游材料,最后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近年来全球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保持在1.2亿吨左右,2022年全球稀土储量为1.3亿吨。从产量情况看,2018—2022年全球稀土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全球稀土产量为30万吨,相较2021年同比增长3.4%。通过计算可知,现有稀土储量可开采年限为400年,远高于石油的43年、天然气的63年。
我国在稀土产业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低成本开采和廉价出口稀土矿、形成稀土初级加工能力、形成稀土中高级加工能力、形成稀土加工全球影响力等几个阶段。
稀土行业中高端应用技术薄弱
我国主要稀土资源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西、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据USGS数据,中国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包头白云鄂博地区,该地区稀土资源占中国稀土资源比重高达83%;其次为山东微山地区,改地区稀土资源占全国稀土资源比重的8%;其余地区,如四川凉山、南方七省区也有少量稀土资源分布。
中国已建立了完整的稀土资源分离与提取、冶金与加工、高附加值器件的工业体系,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中国稀土矿的加工量占全球85%以上;但从与美国、日本稀土产品贸易的种类中可以看出,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中,主要承担了稀土精矿加工、冶炼与初级产品加工的角色。稀土产业链表现为前强后弱:采选、冶炼环节的关键技术具有相对优势,中端稀土功能材料接近世界水平,高端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