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尽全力保障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为就业工作支招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就业优先的战略任务,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做好就业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近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了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风险挑战,指出了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就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细致的任务。如何提高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就业率?如何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围绕如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委员们给出了多方面建议。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近些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很快,就业形势严峻。报告专门介绍了大学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成为多位委员的关注重点。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尽全力解决好这一问题。”李巍委员分析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劳动力市场明显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二是高等学校的发展还不完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高校改革滞后、盲目扩张、追求规模、没有特色的现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四是大学生本身存在一些严重的就业观念偏差,期望值跟现实差距比较大。此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设置了很多门槛和条件,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压力和困难。

  鉴于此,李巍建议,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加快就业促进法、高等教育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险法的修法进程。同时,按需施教,加快改革,把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还应鼓励创业,把大学生自主创业纳入国家大学生就业体系。

  张伯军委员建议依托高校和企业、政府和社会打造的就业技能培训平台,对未就业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以此提升就业率,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要着力解决结构性矛盾

  在多位委员看来,结构性就业矛盾目前是就业领域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

  “一方面是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又存在招工难,招不到人。”徐绍史委员强调,就业工作需要进一步聚焦新情况、新问题,精准地解决新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就业工作的严峻形势。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