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去奥运失利者的标签,吕斌这几年没有白熬

撕去奥运失利者的标签,吕斌这几年没有白熬

短短99秒,KO对手,挂上金腰带,28岁的拳手吕斌或许产生了些许不真实感。3月16日晚,吕斌在首回合就以一次击腹直接打倒来自泰国的前世界暂定拳王尤纳塔·甘萨,以一场闪电战般的胜利在家乡永康夺得WBA超蝇量级国际金腰带。

撕去奥运失利者的标签,吕斌这几年没有白熬

站在拳台中央,吕斌接受现场约2000名拳迷的齐声欢呼。“金牌和金腰带总要拿一个”,这是他早年给自己立下的目标。2016年因“黑哨”梦碎里约奥运会,随后转战职业拳坛经历了长达四年多的“沉默期”,吕斌如今终于兑现了承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向世界金腰带发起冲击”。

国际金腰带与世界金腰带之间尚有很长的距离,业内人士对这场大胜的反应普遍较为冷静。赛事运营方拳威四海CEO卢小龙坦言,吕斌还需要逐渐增加比赛强度以适应职业拳击,虽然这场比赛很顺利,但现在挑战世界拳王还操之过急。且不论将来,至少现在,吕斌觉得自己这几年没有白熬。

业余与职业拳击,如同100米与10000米跑

初入职业拳坛的2018年,吕斌在职业生涯的第二场比赛就向世界拳王金腰带发起冲击,当时舆论界普遍认为吕斌挑战WBA时任世界拳王卡尼萨雷斯的时机尚不成熟。吉隆坡一役,吕斌没能创造奇迹,在第11回合输掉比赛。“那次失败对我的打击甚至比奥运会失利更大,我一度想要放弃拳击。”吕斌说,那场失利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自己“对职业拳击不了解和不熟悉”,“我那时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拳击。”

从奥运业余体系中走出转为职业的拳击运动员,大多在转型过程中经历重重困难。推广人刘刚曾作为拳手参加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对吕斌的遭遇感同身受,“我和吕斌在奥运体系时结缘,我太了解奥运拳手转职业后面临的困惑,关于如何过渡等方面,我俩交流得很多。”

在拳击世界,奥运体系被称为业余拳击,与职业拳击有着天壤之别,两者在回合设置、得分计算、级别划分等各方面相差甚大。在吕斌看来,奥运拳手主要讲究速度、灵敏、反应和节奏,而职业拳击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老百姓喜欢看更火爆的对抗场面”。吕斌把两种拳击的差异形容为“100米和10000米跑的区别”,“不能用100米的节奏去跑10000米”。他认为,业余拳击选手具备基本功扎实、技战术理念强等优势,但职业拳击对体能、力量转换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