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引发的争议比较多,而且目前对于虚拟财产的权属界定没有统一标准。同时,由于法律制定具有滞后性,互联网新事物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快,每个案件的条件和细节各不相同,还可能涉及到其他部门法,因此在立法问题上仍然存在难题。
一则“玩家退游价值4万装备被回收”的话题在前不久冲上热搜,再度引发公众对于虚拟财产维权的关注。3月下旬,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虚拟财产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之中,但其本身具有财产权益和财产属性,应当受法律保护。
虚拟财产纠纷迭起
上述事件的起因是一玩家在某线上游戏账号充值二三十万元,并将装备道具放进了自己在游戏中开设的商行。由于有一段时间没有登录游戏,商行倒闭,这些道具全部被系统没收。该游戏客服称“商行倒闭道具被没收的情况不止一个人遇到,道具无法退换。”
这些看似虚拟的游戏装备,却是玩家真实充值获得的,虚拟财产损失如何界定和维权,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融合,网络虚拟财产在人们财产中的占比不断增大。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包括自媒体账号、网上店铺、网游装备、游戏人物、虚拟货币等。
虚拟财产虽然无形,却具有经济价值。“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共同构成了个人财产,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是个人财产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周辉说。
如今,不少虚拟财产已经成为可交易的商品,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交易机制。网络游戏道具频见于各大拍卖网站,火爆的非同质化通证(NFT)数字藏品等备受关注。周辉表示,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深入、广泛融合,虚拟财产的价值在人们的财产占比中会进一步增大,对于公众、社会和国家的意义也愈显重要,既涉及公民的新型私人财产,也涉及企业的新型商业财富,更会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社会稳定等。
然而,当前我国针对虚拟财产的监管还不够完善,一些网游公司侵犯玩家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关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引发的法律纠纷也绝非个案。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初对外公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赫然在列。
业界呼吁加快专门立法
事实上,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我国已有相关法律文件进行了相应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