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着求我妈借钱做跨界电商,结果被骗近75万”

每经记者:杜蔚 温梦华????

找一个海外网站开店,将中国商品卖出去的“反向海淘”,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资本入局。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增超2万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2022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预计,2022年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有望达15.7万亿元。

15.7万亿,市场很大,诱惑也大。

“不用懂英文,一单净赚超40%”、“没有进货渠道、没有货源,也能做”、“‘保底’营业额一个月4万元”……正是这些极具诱惑力的“跨境电商”营销术语,让贵州的李云、河北的钟勇、内蒙古的于伟等全国各地数十人,在短短数日便落入新骗术的圈套,有些家庭甚至因此倾家荡产。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些商家连自己被“谁”骗了都不知道。

“这是新出现的情况。”海豚智库电商创始人李成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每经头条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安博(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籽行亦向记者表示,首次遇到卖家遭受“连锁式骗局”案例,“案例中开设的跨境电商店铺、进货的网站都是假的”。

利用国内外信息差,诱惑商家进入的新骗术,让正在崛起的跨境电商蒙上了阴影。每经头条记者追踪调查2个多月,亲身体验李云等人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被蛊惑开店的,试图拨开连锁骗局密织的网;并对话业内权威人士、律师等,还原新骗局背后的原因,探讨跨境电商行业的问题与契机。

一环套一环:半月被骗近75万元

2022年10月,开实体服装店的李云被跨境电商免费开店、无需货源等“噱头”吸引,以为遇到一个“珍贵”的创业机会。怎料,她掉入的是个巨大陷阱。 通过网上“老师”的指导,李云当天就在Lelong shop上开了一家店,并通过“有货网”采购、代发给海外买家。最初,李云很快便在Lelong shop上收到了回款。

“Lelong shop”上李云女装店的商品展示 图片来源:李云供图

“我查过Lelong,是1998年成立的,在国外很有名气。”据李云讲述,随后几天,订单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后面我每一次的订单都有10多万”。 并非没有过怀疑。在投入到4000元时,李云便打了相关权威部门的电话,但当时无法明确是否为诈骗,于是她也就没在意。

之后,李云还以父母的名义又开了两家店。 从最初的免费开店,到几百元的货款,再到几万元、十几万元,随着订单越来越大,像是“滚雪球”一样,为了获得回款,李云砸入的钱也越来越多。而为了不让之前的钱打水漂,她又只能不断投入更多的钱。在无力支付采购新订单的货款后,李云的三家店铺均被网站冻结。“老师”告诉她,需要缴纳5万美元的保证金才能解封店铺。直到这时,李云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骗局,于是报警。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