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安全市场前景如何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国家先后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等政策,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服务前需申报安全评估和算法备案。从去年红极一时的AI绘画到近期备受关注的ChatGP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下简称“AIGC”)热度不减。然而,伴随着AIGC应用的不断落地,其暴露出来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日益显现。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AI安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AI安全行业市场分析
信息技术推动了万物互联,也极大地推动世界向更高效、环保、便捷的方向前进。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与实体经济各行业领域进行深入交叉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场景的应用不断深化,数据、算法与应用层的安全可控问题逐渐凸显。当前数据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信息恶意获取、篡改、伪造和乱用,成本级低,大规模的数据泄漏时有发生,数据安全应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9.6%,达到4328亿美元,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预计2023年可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AIGC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AIGC将占所有生成数据的10%。
由于AIGC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和优化,以ChatGPT为例,GPT3直接把数据模型参数量从15亿提升到1750亿,接近了人脑中神经连接的数量水平。然而,海量的数据也暴露出了更大的数据安全风险。
研报指出,生成型人工智能可能在获取数据时侵犯知识产权,在数据获取与保存上存在一定法律风险,生成内容被滥用可能带来巨大的伴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