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是服务提供商根据企业、政府、社团等组织委托、授权或双方合作,完成组织内部服务活动或服务流程,共同创造价值、提升价值的一种生产性经济活动。
服务外包行业,是指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因素,将其非核心的业务转由专业化团队来承接的业务模式,它包括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主要外包模式:
信息技术外包:ITO则更加专注于信息技术领域的服务。这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T基础设施管理等。企业通过ITO可以获得最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提高IT运营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IT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
业务流程外包:BPO是企业将某些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如客户服务、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化服务提供商。这些服务提供商根据与企业签订的服务协议,负责这些业务流程的管理、运营和维护。
知识流程外包:是业务流程外包(BPO)的高端延伸,主要侧重于为客户提供基于业务专长的价值。与传统BPO不同,KPO更注重高度复杂的业务流程,需要专家具有深厚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经验来执行,确保对特定领域有精准、高级的知识。
它们都是基于IT技术的服务外包,ITO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BPO更强调业务流程,解决的是有关业务的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BPO往往涉及若干业务准则并常常要接触客户,因此意义和影响更重大。
服务外包行业现状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以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服务外包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2522亿美元,同比增长11.4%。2021年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将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是稳定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力量。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国际合作。
2021年,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30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截至2022年离岸执行额为1368亿美元,同比增长5.0%。我国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基础软件等新兴产业,激励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推进服务外包向数字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ITO为主导逐步向ITO、KPO并重转变。2022年我国ITO、BPO、KPO结构比例分别为41.0%、42.7%与16.3%。我国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促进服务外包市场主体发展壮大。2021年纳入商务部服务外包统计系统的服务外包企业新增6662家。其中,江苏省新增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高达1440家。服务外包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蓄水池。2022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2万人,其中新增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共6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