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行业市场发展规划2023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理念转变的体现,下一步,我国将以现代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引,探索运用更多海绵城市建设的新举措,促进城市水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利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城市竞争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方案,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根据指导意见,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建设要求。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行业市场发展规划2023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客观需求。解决我国城市面临的“逢雨必涝、雨停即旱”、水资源缺乏、径流污染与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问题,海绵城市是最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通俗来说,海绵城市就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我国从事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等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上千家,一半以上集中在省会及经济特区以上的城市。其中江苏、广东、北京、上海市国内海绵城市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较多的地区,约占到国内相关企业数量的75%。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方案,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根据指导意见,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建设要求。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分析: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