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DER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虚拟”表明其并非一般的实体机组电厂,而是由大量散布资源的“发电”能力聚合所形成。“电厂”指其能够向系统提供常规电厂所能提供的电能量或者辅助服务。
当前,全球能源行业正加速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而全球电力需求居高不下,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此,虚拟电厂“削峰填谷”的优势凸显。
例如,传统的能源供应系统容易受到天气、设备故障等因素影响,导致能源供应中断和能源价格波动。虚拟电厂通过整合多种能源资源,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提高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另外,由于大型发电厂和长距离输电线路导致大量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而虚拟电厂将分散的能源资源整合起来,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能源需求;还可以通过储能设备将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提高能源利用率。
国家能源局2022年新能源发展数据表明,2022年新增光伏中的58%是分布式光伏。虚拟电厂一方面可以向这些分布式发电提供更好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将其纳入虚拟发电单元承担市场义务,可以提升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虚拟电厂的发展潜力和局限性
去年年中开始,“虚拟电厂”或“需求侧管理”这一概念在国内电力市场再度走高。
区别于热电厂、水力发电设施等常规电厂,“虚拟电厂”更类似于一个由各个环节组成的电力系统“缓冲器”,通过各类通信和监测技术,将多地的分布式新能源、储能设施、用电负荷乃至电力汽车等连接成一个系统,对系统内部的用电情况进行协调和优化,对整体电网系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虚拟电厂热度走高的背景是电网需求峰谷差逐渐扩大,高峰用电时刻电力供应局部紧张情况不时出现。如果一味通过扩建电厂来满足尖峰时刻的用电需求,则会在用电低谷期产生巨大浪费,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挖掘负荷侧调节能力来应对发、用电实时平衡。此外,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装机并网后,其高波动性和间歇性也为传统电网带来消纳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同样带来了更多的削峰填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