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关键年份。市场竞争的陡然加速,令到所有车企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神经紧绷。有的车企乱了方寸无所适从,有的车企“断腕式”降价,有的车企选择回归到品牌的原点,坚守造车的初心。
上汽荣威在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后决定,要坚守长期主义:唯有先回归到荣威长久以来坚持的“品质”底蕴,才能在汽车竞争的下半场守正出奇,焕新出击。
荣威RX5,凭实力开创中国汽车智能化先河。
早在2016年,荣威就推出了RX5,并且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互联网汽车的概念。
RX5作为最早引领国内汽车市场向网联化和智能化进阶的车型,首开中国汽车智能化先河,令人们印象非常深刻。
提早布局新能源也是RX5的使命之一,早些年的eRX5和ERX5形成单一车型插混+纯电的产品布局思路,被众多车企学习。
经历多代进化,全新荣威RX5在品质层面不断优化,在NVH能力、底盘品质、安全方面集上汽技术之大成,以对标25万级以上合资车型为开发标准,在自主品牌紧凑型SUV的市场中实现降维打击。如今整个车系累计已收获超100万用户的信赖,已然成为上汽荣威当之无愧的销量基石。
而取得这一切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上汽大量的正向技术研发和储备人才的优势加持。
荣威借鉴上汽多年来的经验建立了“五国六地”的研发布局,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乘用车研发中心,仅在安亭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投资就已超50亿元。
同时,荣威还在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打造了一支超过7000人的研发团队,丰富的技术人才库为荣威提供了强大的软实力。团队中技术骨干超过50%,核心级以上技术专家近10%,拥有高级以上职称的工程师就多达363人,且12人为正高级工程师。
其中上汽创新研发总院的常务副院长芦勇来自大众,分管产品战略的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徐平,研发总院副院长仇杰来自泛亚,负责智舱智驾的执行总监王大志博士则是上汽乘用车自身培养的技术专家。诸多技术人才的加持,使荣威能在未来继续拥有高品质造车的实力与底气。
领先的研发布局和雄厚的研发团队,让荣威在产品制造上给人以极致实用主义之感。当美感和实用发生冲突的时候,荣威更为强调的一定是后者,只有如此,汽车产品才能更多地满足广阔用户人群的需求。
凭借上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使荣威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海派文化,成为产品和技术之外,另一个支撑荣威品牌向上的独特品牌优势。以高品位著称的海派文化,与荣威高标准的产品品质一拍即合。
浪潮翻涌,吴冰入主上汽乘用车成为荣威掌舵人
汽车市场新旧交替,荣威同样面临着挑战。荣威急需在电气化领域打造更加鲜明的品牌形象和标杆产品,更关键的是找到自身定位,迅速切入新能源时代。
此时上汽乘用车在去年9月迎来了新任总经理吴冰。吴冰上任之后,开展了深入且务实的调研,动作不多,却招招摸准了脉络。
首先解决的是荣威的定位问题
如上汽乘用车总经理吴冰所言:“荣威面向的人群是中国最主流的客户群体,品质感、舒适性、使用成本对他们来说都缺一不可。“在吴冰看来,荣威要满足其实就是中国社会最主流的、稳健的消费群体。
经历6个多月、500多场次,涉及近1000人的深度调研后,吴冰携全新团队,最终决定将“品质”定为荣威品牌的基石。将品质上升到品牌维度,是荣威开始迈向长期主义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引领荣威正式驶入了新能源转型的快车道,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品牌,吴冰深知打造爆款车型对现阶段荣威的重大意义。
于是一方面精简车型,通过基石车型(荣威i5、全新荣威RX5)和形象车型(全新荣威RX9、荣威iMAX8)的双发力,将实力聚焦于真正的尖刀产品。另一方面,则马不停蹄地开始重仓加速荣威新能源转型的规划。
今年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发布了全新规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计划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50%,其中自主品牌占比将达70%。
作为上汽乘用车的中流砥柱,荣威同期也发布了未来新能源产品图谱:3年内推出8款纯电和插混车型。在10-20万价格区间内,以轿车、SUV、MPV三种不同车型形态,快速占位紧凑型、中型、及中大型细分市场,填补现有新能源产品线的空白。
这其中,最重要的战略产品就是今年即将到来的全新重磅纯电车型——荣威中高级纯电轿车D7。新车尺寸为4890毫米×1872毫米×1510毫米,采用全新魔方电池,提供510km或610km的CLTC续航。动力采用VGA六合一电驱,最大功率为155千瓦。
荣威D7不仅是星云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车,也是荣威电气化转型落地的首款产品,将加速荣威的新能源转型,助力荣威拥抱新时代,目前该车官图已于6月16日发布。
车云小结
如果说此前荣威的电气化转型节奏还显得不够迅速,那么接下来即将面世的首款纯电汽车,将成为荣威电气化全面发力的有力证明。同时,通过包括全新电车在内的8款新能源产品对品质理念的长期坚守,也必将使荣威收获更优秀的口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