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积圣
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全国脾功能与脾外科学副组长、广东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研究,尤着重于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胆管结石等疑难病的诊治及消化道肿瘤(胰、胃肠等)的外科治疗。
作者|叶芳
编辑|梁中明
本文共3125字,阅读时间6分钟
名医治病救人立功立德,
《仁心》栏目为当代名医立言。
本文是39健康《仁心》栏目组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前副院长
陈积圣教授的深度访谈。
数十年如一日,心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兢兢业业耕耘在临床一线。即使到退休年龄也还是闲不住,坚持每个星期出两次门诊,为患者康复不懈努力。后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从事临床工作,他便将多年主编和阅读的专业书籍捐献出来,供青年医护同事阅读学习,希望把毕生宝贵的诊治经验传承下去,去救治更多病人。
他就是青年医生们的榜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陈积圣教授。
1
“医三代”以济世为怀
出身于医学世家,外祖父、父亲、母亲都是正规医学院校毕业,陈积圣从小受到医学熏陶,学医的种子就在他内心深处悄悄发芽。当看到敬爱的外祖母患上宫颈癌,在痛苦中去世,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刺激,因此立志学医,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尽全力救治像外祖母这样的病人。
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天赋和努力都不可缺少。
1959年,陈积圣以广东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院录取。学医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背诵内容特别多,枯燥乏味,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很难会积极地去学习。
“学校对基础理论非常重视,授课老师对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基础技术’三基要求非常严格。现在看病有B超、CT、磁共振各种医疗设备和辅助检查,那个时候只有听诊器和血压计,诊断病情主要靠问、靠手摸。”
陈积圣说,基础知识如果没学好,门都没入,谈何将医术精进。
当时主要的医学院校,住院医师、实习医师都实行24小时制。尤其是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根本没有个人时间,成天泡在病房里面,参与病人抢救、学习医患沟通、做课题……这样的磨炼让陈积圣迅速成长,专业知识信手拈来,对临床病例烂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