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如果某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的这扇窗户模糊了,变形了,甚至破碎了,那么就会极大地影响正常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看到的东西慢慢地发生了变形、扭曲,甚至视野的中心开始模糊不清了。
其实,这都是因为眼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黄斑出现了疾病!今天我们就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把人的眼睛看作一台照相机,那么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镜头和调焦器,视网膜就相当于“大底”。而“黄斑”,则稳居眼底视网膜中心部位的“宝座”。
黄斑非常非常重要。它集中了视网膜上最多的视锥细胞(专门负责感光和颜色),成为视觉能力最强的区域,让眼睛能够辨别事物的形状、颜色、明暗等。
我们去体检时,一般都会查视力——查的就是黄斑区的视觉能力,因为黄斑区以外视网膜的视力很低。与此同时,还会检查“眼底”——其中就包括黄斑是否发生病变(即“黄斑变性”)。
如果仅仅是近视或远视,说明眼球的焦距出了问题,可以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进行调解。
但如果黄斑发生了病变,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质量有问题,就很难再拍出清晰的照片了。
此外,一旦黄斑发生病变,会直接威胁眼睛的中心视野,不能看清正前方的物体,或者看到的东西十分模糊、扭曲。这会极大影响阅读、驾驶、识别等能力,带来一系列生活上的不方便和安全隐患。
(来源:上海大众卫生报[1])
我们也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测:
1. 打印一张方格纸,在正中心画一个点;
2. 将方格纸放在眼前大约一尺(30厘米)的距离处;
3. 依次遮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注视纸中的黑点。如果:
(1)没有变化:表示未发生老年性黄斑变性;
(2)线条扭曲变形:表示出现早期病变;
(3)线条模糊、颜色变暗、中心视力缺失:表示出现晚期病变。
如果出现第(2)或者第(3)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是很多60岁以上人群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