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建20个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

十四五新建20个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

大河健康报记者 刘广辉

1月10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针对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在全国布局建设20个左右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满足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需要。

同时,在每个县级行政区都将建立一支20人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覆盖全国共计2843个县级行政区。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由紧急医学救援、卫生防疫、中毒处置、心理救援等若干个基本作战单元组成,满足各类较大及以下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需求。

规划指出,到2025年末,我国将建立健全紧急医学救援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处置能力和收治能力,构建陆海空立体化协同救援,推进医疗救援信息化指挥、大批量伤员救治、基层突发事件快速医疗应急处置、紧急医学救援培训演练、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

规划提出,布局建设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我国将建成20余支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配备移动CT检测车、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传染病诊疗设备,以及必要的信息指挥基本装备、个人携行装备、后勤保障装备等,实现队伍的机动化、携行化和自我保障化,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疫情医疗救治需要。

全国东、中、西部省份各选择1个省份,还将建设3个专业化、多场景,并带有区域性特点的医疗应急演训基地,结合实景、模拟、AR等演练形式,满足我国各级各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开展应急实战演练需要。

规划提出,要提升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能力。在前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更新福建、江苏、江西、贵州、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建成的 5 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车辆及装备。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配备车辆及信息指挥基本装备、专业技术处置装备、个人携行装备、 后勤保障装备等。

规划还提到了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在原有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的基础上,推进新建5-7 个省级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形成布局合理、重点区域全覆盖的格局,使全国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和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对已建成的国家级基地(北京、天津)和省级基地(内蒙古、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部分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到2025年,进一步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社会素养。在全国各省份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以地市为单位覆盖达75%以上。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