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
“海叔,我要进考场了哦!给我加油吧~”“这些话我对亲人都不会说,说明你比亲人还亲!”“海爸爸,没有你我早就不在了,以后我就管你叫爸爸啦!”看到这些信息,徐世海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这些年的夜都没有白熬。
这些现在看起来很阳光的孩子,都曾站在悬崖边上。徐世海在“约死群”里发现了他们,把他们一个个拉了回来。5月9日,徐世海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第一次进到“约死群”的时候,他根本无法想象原来孩子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四年间,他劝生400多人,在这些孩子中,最小的只有10几岁。
被劝回来的孩子发来对徐世海的感激,受访者供图。
不想悲剧在更多家庭上演
最初想要做“劝生”工作,是因为徐世海曾有一段痛彻心扉的经历。2020年,徐世海 17 岁的大儿子徐浩宇(化名)自杀身亡。在很多亲戚朋友的记忆里,徐浩宇还是阳光开朗的形象。徐世海翻遍儿子的遗物,也没找到他轻生的原因。直到儿子的同学告诉他,他们有一个“不太一样的群”。
“我儿子的同学告诉我,这个群大人是不让进的,让我换一个小号进群,那时候我甚至连什么是QQ小号都不知道。”回忆起这段经历,徐世海不愿意多提,他只是告诉记者,进群后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群里的所有孩子都极其悲观,有的有感情问题,有的和父母关系不好,有的因为学业,有的因为追星......
孩子们的困顿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生命在他们的眼里就如同儿戏一般,只要有人在群里讲述了自己最近的糟心事儿,就会有人问,“你走不走?跳不跳?”
徐世海无法想象,相约轻生,在这些年轻孩子的口中就如同说一起去抽根烟这样简单。
这些孩子小的只有10几岁,大的也才二十七八岁,在如花的年纪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有多大,徐世海深有体会。他不希望自己的悲剧在更多家庭上演,于是他卧底在这些群里开始了“拯救计划”。
想要挽救这些孩子,首先就要打入他们的内部。为了让他们信任自己,徐世海一般都会“乔装”成比他们更小的孩子。徐世海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一般发现有轻生迹象的孩子,我都会在群里先附和他们,说我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我胆子比较小,能不能带带我,因为觉得我年龄更小,他们会以“过来人”自居,就更容易放下戒心,一来二去就聊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