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凌骏
2022年底,北京新冠疫情严重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王广发在与“医学界”的对话中,准确地预测了国内将迎来重症高峰,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目前,王广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正在参加两会,他提交了《关于后疫情时代加强公立医疗机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的提案》等多份提案,指出我国在3年新冠疫情中的一些短板和弱项,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要支持加强传染、呼吸、危重症医学的建设。
他还对“医学界”表示,要特别重视今年冬季的疫情,“虽然今冬不大可能像去年底和今年年初出现如此高的疫情高峰,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可能与流感同时出现,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充足的准备。”
参加全国两会的王广发主任(受访者供图)
“有些医疗定价是和劳动价值背离的”
医学界:你在提案中称,价格体系缺乏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与推动,这个问题在各科室是否普遍?情况如何?
王广发:这是现在医务界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有些医疗定价确实是和劳动价值背离的。
比如都是看门诊,同一职称的医生定价一样,但有些科室看门诊非常快,一上午30、40个号没有问题,有些看10个病人就累得够呛。没有很好地去分析不同科室之间的差异,导致危重症多、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科室,招人就很难。
如果劳动的定价是差不多,那谁也不愿意去危重症多、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科室。这在儿科、产科、危重症医学科表现得非常突出。儿科、产科风险大,危重症医学科里每天是危重症病人,天天加班,服务定价相对不合理,导致人才流失。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医学界:你专门提到一些医疗服务价格未综合考虑技术含量、风险以及时间人力消耗,这在临床上有哪些具体体现?如何影响医生和患者?
王广发:比如全肺灌洗,这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救命技术。我们碰到很多这样的病人,到处都无法解决,跑来北大一院,我们做了两、三个小时,五、六名医务人员围着一个病人,还不算上麻醉医生,最后收费200元。
这里就存在价格和价值明显的背离。医疗质量提高了,但是提质不增效,甚至是降效,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这些年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还不够。
另外就是新技术、新疗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可现在有些新技术医生能做,但是没有定价,你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