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量多少算合适?游泳、骑自行车和跑步过多,反而增加冠心病风险?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早期研究认为,规律的耐力运动可相对增加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免疫耐受能力。经常锻炼有助于改善血压、血脂水平,降低糖尿病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延长预期寿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最近有研究发现,相比于健康的非运动人员,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人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病率反而有所增加。

202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临床特色研究(FeaturedClinical Research III)专场发布一项终身耐力运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证实长期耐力运动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构成无关(即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相比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低的非运动的人员,长期耐力训练运动人员的冠状动脉斑块更多,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纵向研究来佐证。研究结果同期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Heart Journal)。

截图来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研究设计

研究最终纳入605例年龄45~70岁的男性受试者(女性罹患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更低,因此未纳入),所有受试者均来源于运动员心脏大师(Master@Heart)研究项目,这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会通过特定门户网站招募和筛查受试者。

运动人员:问卷调查报告为基线前持续6个月或以上每周骑自行车≥8小时,或是每周跑步≥6小时,或是每周铁人三项(游泳、骑自行车和跑步)≥8小时。其中在年龄<30岁和>30岁开始定期耐力运动的人员,分别被定义为长期运动人员和晚期运动人员。

非运动人员:每周从事体力活动时间≤3小时,参与试验前未进行过定期耐力运动。

观察指标

研究假设,与非运动人员相比,更多的长期耐力运动和晚期运动与更低的非钙化斑块患病率有关。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CA)是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识别和量化有重要作用。主要终点是基线时CTCA检查的冠状动脉斑块(包括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患病率。

研究结果

受试者基线特征

受试者平均年龄(56.0±6.0)岁,长期运动人员、晚期运动人员多喜欢骑自行车,少部分喜欢铁人三项,而非运动人员更偏向于跑步和其他非耐力运动。长期运动人员、晚期运动人员心肺功能明显高于非运动员人员(P<0.001),即峰值摄氧量(VO2peak,反映人体在极量负荷时心肺功能水平)分别为48 ml/min/kg、46 ml/min/kg和42 ml/min/kg。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