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3|面对薄弱环节,中国明年怎么办?

文/刘亮

今年以来,在多重非预期性因素冲击下,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稳定运行遭遇挑战。

为有效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中国官方提出,明年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应对内外变局,为薄弱环节强筋骨

近年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持续面临挑战。尤其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更面临不少超预期因素影响,先后受到乌克兰危机、全球疫情、高温干旱等多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一定波动。

为稳住明年经济增长,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产业链薄弱环节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强调,目前,中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底气。因此,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根本,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抓紧补短板、锻长板,努力做到更好生存、持续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看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既是中国自身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需要,也是对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提出的现实要求。

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已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但仍面临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宽而不深的问题,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元器件等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堵点与卡点。

“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较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供给端加快恢复,带动需求扩张和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王一鸣说。

从国际环境来看,他指出,新冠疫情叠加乌克兰危机等多重冲击,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和重塑。地缘政治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个别西方国家构筑“小院高墙”,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对半导体产品相关设备和人员实施限制措施等。

“在此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立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王一鸣说。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