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能否担当大任?
“万亿级汽车产业”,从未像现在这样,高密度地被纳入地方发展目标之中。
不久前,广州举办新闻发布会,提出将迈向万亿级“智车之城”,在此前规划中,“破万亿”的时间节点被定在2025年;
苏州今年的“新年第一会”,也将主题设定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
更早之前,长春也谋划将汽车打造成万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作为核心的长春国际汽车城,2025年目标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000亿以上”。
其中,广州显得格外迫切。
近年来,广州频频面对重庆“挑战”,GDP第四城之争陷入胶着。在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广州2023年GDP增速目标较去年调高0.5个百分点至6%以上,并再次喊出“制造业立市”的口号。
在尚无万亿制造业集群的广州,借力新一波汽车产业发展大潮,能否迎来属于自己的万亿级产业?
一把“钥匙”
根据中汽协数据,去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车迎来井喷式增长。
图片来源:新华社
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利好还将持续释放。不久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永伟作出判断,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涨幅预计在40%左右,新车渗透率也将在40%左右,三线以下市场、出海市场以及对燃油车的加速替代,均将是增长空间。
对于当下的城市,谁抢占了新能源车发展先机,谁就能加速抱紧汽车产业这个产业链条最长、涉及面最广的产业,谁就有可能找到打开新一轮制造业发展局面的“钥匙”。
事实上,观察城市经济表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越来越显露出经济增长“助推器”的作用。
比如,在投资领域,去年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扎堆投资武汉,助推其前三季度固投增速达到15.5%,为万亿城市首位。(猜你想看:《
万亿城市“追逐战”:武汉、宁波、长沙能否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