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演艺之都”

  力挺“首演”经济,给予税收优惠和基金支持,与“首店”“首展”联动,与旅游共融,“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推进‘大戏看北京’”“办好惠民文化消费季”,探索演出季和戏剧节,多维度打造剧目,全链条配合+长周期培育……在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繁荣发展首都文化,有一个新理念被提出——演艺之都。1月16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小组会内外,多位政协委员为“演艺之都”建设建言献策。

  力挺“首演”

  左手基金税收 右手商旅联动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董事长安庭建议从金融、税收、媒体等方面支持发展“首演”经济,包括文化基金的进一步扶持、税收的定向减免、金融+文化系列工具定向支撑等,“通过这样的扶持,鼓励并带动更多的首演(首映)项目放在北京”。安庭表示。

  据了解,“首演”(首映)指的是文化演艺项目及电影项目的首次演出、放映等活动。安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与“首店”经济、“首展”经济等“首发”经济活动相比,“首演”经济对提升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消费水平,特别是提升北京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效果显著且颇具特色。

  据安庭介绍,北京拥有着全国数量最多的演艺团体,且剧场、剧院、影院等演出场所的密集度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发展‘首演’经济,带动的不只是演出、电影等文化行业本身,也能提高周边产业、文化IP的衍生价值,并提升文化地标的文旅品牌价值。”

  “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我建议能够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全国乃至国外的优秀的文化演出与电影,将首演落地在北京,扩大首都北京的文化中心影响力。”安庭强调,“‘首演’经济还可以与‘首店’‘首展’等进行联动,在首店、首展等商业地标积极探索首演项目的演艺新空间。”

  与“首店”“首展”联动之外,演出市场与旅游市场的联动更是给了委员们无限想象空间。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欧亚中心人民画报书画院副秘书长白景峰看来,“大戏看北京”和打造“演艺之都”的本质,都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和北京故事。对此,白景峰提出,北京可以考虑制作一款史诗级的“实景演出大戏”,打造“白天看长城,晚上看实景演出”的北京文化旅游名片。

  “全国各地的知名旅游城市很多能看到实景演出,其实北京也可以考虑。”白景峰谈道,“比如说沉浸式走进5000年中华文明,又或者是通过实景式演出来展现北京3000年建城史。”

  传统艺术

  从活下来到活得好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