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置被中国取代后,日本与中国经济体量差距越来越大。 2021年中国GDP达到17.82万亿美元,而日本则为4.93万亿美元。
1995年以来,日本的GDP一直围绕5万亿美元左右上下波动,至今已经有27年的时间。
追根溯源,日本经济的停滞与其在“广场协议”后逐渐加剧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关系紧密。
所谓产业空心化,指的是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了广泛的资本撤退。日本经济学家高野邦彦认为,产业空心化是某一特定区域的传统产业出现衰落,同时该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弥补这一空缺,进而导致该地经济全面衰落的现象。
随着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开始出现下滑迹象,产业结构出现明显转变,相关“产业空心化”、“过早去工业化”等讨论也逐渐升温。
理解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深层原因,也有助于探讨中国该如何避免产业空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提供启发。
是什么导致了日本的产业空心化?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团队认为,日本的产业空心化现象主要有4层原因:
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工业产值比重在人均 GDP 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呈现出下降趋势是必然的;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在1990年后不断加深,企业对外投资意愿不断增强; 日本特有因素,如国内自然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公司所得税税率较高以及日元大幅升值; 地产泡沫破灭后,企业资产负债表受损令其研发支出不足、原有“吸收—消化—模仿”的产业升级模式失效、产业政策实施中的失误等因素,导致日本在传统产业向外转移后并未培育出能够替代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加重了日本制造业的空心化程度。按照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也会随着人均 GDP 的上升,必然呈现出倒“U”型趋势。这一点不难在OECD国家中观察到。在工业化转型初期,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人均 GDP 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又呈现出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令日本企业加速将制造业向海外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转移。
80年代,日本提出“东亚经济圈”战略,进一步推动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日本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日本国内的条件也为其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限制。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匮乏是困扰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具有储量的矿种仅十余种,且多数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 日本国家石油天然气和金属机构(JOGMEC)统计数据显示,其消费矿产资源的铁矿石、铜、铝全部依赖海外进口。在工业化早期,日本能源自给率尚处较高水平,但自 1960 年代开始,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便迅速下降,由 60% 左右一度降至 1770 年代中期的不到 10% 。此后,日本能源自给率虽然有所回升,但近几十年来基本在 10%-20%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