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隐形就业门槛②】“以出身论英雄” 学历歧视为何有禁不止?

  激烈的就业竞争加剧了学历歧视,不仅违背了就业公平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人岗错配。受访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律保障,推动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同时构建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选评机制。用人单位应制定科学的人才甄选方法,注重考察人岗匹配度。

  刘畅是天津某985高校的应届博士生。最近,她应聘了家乡两所211大学的教职,却均未通过简历初筛,其中一所学校反馈:“第一学历有点弱。”这让本科毕业于普通院校的刘畅十分沮丧,“读博期间,我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本以为至少能获得面试机会。”

  随着求职竞争愈发激烈,学历日益成为用人单位倚重的筛选指标。“仅招名校生”“仅招第一学历名校生”“仅招全日制毕业生”……学历限制的不断“细分”,帮助企业提高了招聘效率,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岗错配,严重有悖就业公平。

  院校背景弱的求职者很难被“看见”

  嘉欣在大连一所“双非”院校(即非985、211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读大四,读书期间的履历堪称丰富: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在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世界500强企业等单位实习。

  然而,这并没有减轻求职难度。去年秋招起,嘉欣一共投递了60多份简历。据她统计,70%石沉大海,而她那些在985学校读书的高中同学,很轻松就能过网申。

  在某互联网公司负责校招工作的胡康透露,很多“大厂”利用算法筛选简历,院校背景弱的求职者很难被“看见”。“以我们公司为例,第一轮先筛学历,由机器抓取关键词,只留下‘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接下来再对实习经历和校园实践进行打分。”

  在一家金融企业的招聘中,嘉欣的能力受到认可,“过五关斩六将”走到了终面。在面试的最后,面试官突然发问:“你的学校不是211吧?”嘉欣暗道不妙,最后果然落选。“‘双非’像一种烙印,抹杀了我高考后的一切努力。”她感到不解又无奈。

  记者发现,不少“体制内”单位招聘时,也有明显的学历“偏好”。

  “俗话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可实际是‘一格一格降人才’。”李瑞是一所211高校的研三学生,近半年来参加了多省市组织的十余次考试。他发现,有的单位仅面向“双一流”高校招聘;有的单位把岗位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招录985、211高校和省内部分院校的学生;还有单位规定,“本硕均为985”可以拿到额外补贴……

  经常遭受区别对待的,还有非全日制毕业生。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学历在就业过程中受到过歧视。李瑞有一位读非全日制硕士的学姐,去年在春招中通过某央企考核并签署了就业意向书,却在后续考察阶段被质疑“录取分数低”“毕业要求低”,最终失去了机会。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