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青年报社调研组深入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村,探访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小店。一个个小店里,有许许多多年轻身影,他们充满青春活力,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还有不怕失败的勇气;他们善于捕捉时代的风口,也懂得激活传统文化中的潮流元素,有把小店经营百年的雄心;他们熟悉利用各种最新技术让方寸小店吸引世界目光,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能为自己打出“高光”。这光照亮了自己,也成为点亮中国经济的点点星光。
30岁的田凯瑶有个与众不同的“大师梦”——成为“缙云烧饼大师”。
每天23时,她会准时出现在父母创办的烧饼店里,开始夜间营业。在深夜厨房,这个身材娇小的姑娘撸起袖子,备料、拌馅、和面、烤饼——手艺娴熟老道得像个老师傅。
过去10年,父母把烧饼店从老家浙江缙云开到了杭州。如今,田凯瑶希望把小店做成百年老店,开很多分店。
她清楚,最关键的是要把这门传统手艺学好,传承下去。她关注年轻人的喜好,把烧饼店的营业时间改为24小时,自己当起夜班“店长”;她积极参加烧饼制作的各种培训和比赛,年纪轻轻就拿到了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颁发的“高级烧饼师傅”证书。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调研组深入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村,探访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小店。一个个小店里,有许许多多像田凯瑶一样的年轻身影,他们充满青春活力,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还有不怕失败的勇气;他们善于捕捉时代的风口,也懂得激活传统文化中的潮流元素,有把小店经营百年的雄心;他们熟悉利用各种最新技术让方寸小店吸引世界目光,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能为自己打出“高光”。这光照亮了自己,也成为点亮中国经济的点点星光。
小店托起大梦想
中国青年报社通过问卷调查发现,50.9%受访小店店主认为,开小店是一种不错的创业选择;43.8%受访小店店主认为,给自己“打工”更有动力。
对80后谷莉而言,一家小店是一份事业的起点,也是人生的一个拐点。决定开小店那年,她的丈夫患上重病,家里经济陷入窘境。她借了两万元,租下一个20多平方米的店面,买了二手电脑,又花2000元买了一台二手复印机,开始创业。
当时,家里没人支持谷莉,但她觉得那段时间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她凡事亲力亲为,一人撑起一家店。
2015年,谷莉将复印店开到了延安大学附近。生意有了起色,也渐渐获得家人的认可。2018年,谷莉创办公司,又拓展了文创产品等业务,年收益三四百万元。很快,公司搬进了城里最高档的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