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微克”蓝与产业“绿色”密码

  回顾2022年,“冬奥蓝”成为双奥之城的亮丽底色,“一微克”蓝频频登上热搜,故宫、首钢园的星轨图也惊艳了世人。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

  有专家表示,北京空气质量提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离不开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当前大气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发挥北京在科技、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尽最大努力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

  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4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多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总体保持下降趋势,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蓝天底色更纯。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6天,与2021年基本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其中一级优天数138天,较上年显著增加,多了24天。重污染日仅有3天,较上年减少5天。

  “冬奥蓝”“一微克”蓝成为靓丽底色。2022年冬奥会期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每日优良,兑现了赛前承诺,并且在开、闭幕式期间PM2.5平均浓度始终保持个位数。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全市PM2.5低至1微克/立方米,为历年同期监测的最好水平。

  北京大气治理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价为“北京奇迹”。联合国环境署表示,北京市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特征,2022年PM2.5更是降至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给产业打上“绿色”新标签

  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理念。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北京市对新增产业,制修订禁限目录,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高精尖”产业;累计退出321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分类整治1.2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对700余家保留的企业实施环保技改或“一厂一策”深度治理。目前,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稳定达到80%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