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刘昆: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财政政策如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专项债券如何进一步带动扩大有效投资?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财政部部长刘昆。

  记者: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这是基于何种考虑?加力,将从哪些方面加?提效,又将从哪些方面挖掘效能?

  刘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兼顾了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发展与安全。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我理解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大力提振市场信心。2023年财政政策对此有哪些具体安排?

  刘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困难,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尤为关键。

  企业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对稳增长、稳就业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政府收入做减法,让企业轻装上阵、提升活力,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据统计,我国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从2018年的17.4%下降至2021年的1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住青山。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