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人们发明了晶体管,此后不久集成电路(IC)诞生了。晶体管特征尺寸逐渐变小,随之而来的是更便宜的价格,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今天,复杂的处理器芯片包含了超过1000亿个晶体管,但尺寸减小(scaling)的速度已经放缓,它也不再是提高芯片特定应用性能的唯一甚至主要的设计目标。摩尔定律将如何进一步发展?诸如三维(3D)集成的新设计方法将专注于提高信息处理速度,而不仅是提高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
尽管摩尔定律预测了每个晶体管成本下降的速度,但对于晶体管的尺寸,人们普遍认为是二维(2D)芯片阵列的面积大小或“占地面积”(footprint)。在过去的75年中,随着特征尺寸从微米级减少到纳米级,新制造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多次引发了人们对“摩尔定律终结”的担忧。20年前,人们对几种难以扩展的技术发展普遍持悲观态度。即便在此背景下,M.S.L.预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在所谓的65nm节点以下的缩放(在2003年是最先进的)不会减慢,而是会在达到缩放限制之前的至少十年内保持不变。
事实上,从2003年的每个芯片约1亿个晶体管持续发展到到今天,每个芯片多达1000亿个晶体管。一种方法是通过提升开关电流比保证实际操作,并抑制漏电流,以减少功率浪费。2003年,应变硅(strained silicon)被引入并作为沟道材料,通过提高电子速度来增加开态电流。2004年,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栅极绝缘体降低了关态的漏电流。2011年,FinFET(一种非平面晶体管结构)被引入商业化集成电路中,通过栅电极优化增加了对能量势垒的静电控制(从而提高了开关电流比)。进一步改善栅极静电控制的“全方位栅极晶体管”(Gate all-around transistors)目前正在开发中。可以制造的晶体管尺寸受到图案化和蚀刻的限制,图案化是通过一种被称为光刻(photolithography)的工艺完成的,在光刻过程中,光敏聚合物在芯片上形成掩模用于蚀刻,图形化的最小尺寸由所用光的波长决定。最近出现的极紫外光刻(EUV)使得摩尔定律有可能延续到比7纳米更小的节点处。
二维(2D)纳米电子学、三维(3D)超规模集成和功能化集成都可以扩展摩尔定律,但都面临实质性的挑战和根本性限制。
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仍在增加,但由于更小的晶体管功能受限,晶体管数量增加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具体来说,沟道(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区域,栅极作为开关) 的长度现在是10纳米,在更短的通道长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