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就是资产,这个道理在商业领域并不难懂。
比如国外有聚焦金融数据的彭博,国内也有万德,早期靠着人工录入、整理数据的方式,聚集了庞大的数据库,成为投资公司的必备;而聚焦学术文献等知识数据的知网,不仅舒舒服服赚差价,还能涉嫌垄断被处罚。
但数据资产这个理念,在全社会得到认可,也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波一波的普及、深化。
2011年,麦肯锡发布报告,认为“大数据Big Data已成为当今竞争、创新、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基础”。一时间,大数据,成为业内热点。数据,大家都懂;大,有什么区别?
聚焦大数据的创业公司纷纷成立,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也在2012年3月宣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先导计划”,虽然投资额仅2亿美元,但有评论认为这和上世纪90年代的信息公路计划相媲美。
而不管大的是什么,至少一个确定的趋势是,数据资产,越来越值钱。
这股科技新风也来到中国。本着“懂不懂先不说,有新趋势就先干”的大A,也渐渐热闹起来。比如拥有消费者购买记录的百货公司,虽然还处于电商取代线下的衰退趋势中,但投资者还是兴奋地给了“估值重构”的机会,2013年7月份,也曾有过股价快速涨一倍的战绩。
而最“得势”的当属银之杰,公司通过收购亿美软通,为企业向用户发送短信,每年发送量超过100亿条。每一条短信,在投资人眼里,都是金灿灿的“数据资产”。再叠加科技牛市buff,银之杰受到投资者的狂热追捧。从2012年底起,两年半涨幅近100倍。一个字,绝。两个字,疯狂。
2015年4月,我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对数据资产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成立当天就完成了第一笔数据交易,交易所管理层也雄心勃勃,提出在3~5年内将日交易额推到100亿元的规模。
蜂拥而至的故事,结局似乎都差不多。2016年,Gartner在报告中警告:许多公司正打算削减大数据项目投入。
百货行业没有避开电商的冲击,业绩也没有被数据资产改善;而短信等数据,也让投资人清醒,有的数据是资产,有的只是01代码,或者只是投资人情绪的载体。而在大数据领域创业的公司,也有一些融了FGH轮之后,不得不卖服务器来改善现金流。而贵阳大数据中心也在2022年8月,才实现了数据交易规模突破1亿元。
然而,也正如Gartner公司经典的科技发展曲线一样,技术发展不是一帆风顺,数据的资产重塑,也必经历曲折。基于庞大数据的算法,正成为许多公司业务提升的诀窍,例如在短视频、在自动驾驶。而数据交易所的数量扩展到了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