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治疗手段,代表着医学的新方向。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等特征,越来越受到医生、病人的欢迎。相比传统手术外科方式,微创介入,具有创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且能减轻并发症等优势。随着老龄化问题加深,老年人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以及医疗健康等需求将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等需求逐渐加深,同时伴随着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衰退,微创外科及介入治疗将成为越来越主流的方式。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微创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X光机、CT以及先进的电子、光学设备的引导下,医生只要在皮肤上开不到1厘米的小口子,就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清楚地看到人体内部的各种"零部件",并且可以把它们放大。一般来说,微创治疗用在心脏搭桥、放置支架、颈、腰椎间盘的介入治疗、甲状腺微创手术、腹腔脏器切除,如胆囊切除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微创治疗行业供需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创手术是指外科医生通过在患者体表切开小孔,借助于手术器械和内窥镜对患者病灶进行治疗,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多个科室。在微创手术操作过程中,手术基本动作主要包括切割、夹持、游离、缝合等,对于不同的动作需要对应不同的手术器械来完成相应操作。目前,微创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主要包括内窥镜、穿刺器、气腹针、穿刺针、切开刀、持针钳、拉钩、吸引器、可转弯手术器械、电凝钳,剪刀、分离钳、抓钳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基础较好,随着传感器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流体力学等技术逐渐的突破,医疗器械产业尤其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介入器械将得到快速发展。机器人能精准复现医生手术操作,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外科手术人在体力上的短板,对于类似介入、骨科等对于影像学要求较高的手术而言,不仅减少了医生的吃线风险,还提升了精度,手术机器人从鸡肋的器械变成了更好用的专业工具。
虽然目前国产手术机器人已经在慢慢崛起,但大多都是后发入场的企业,面对这些国外龙头医疗企业的进攻还略显单薄。同时,大部分的手术机器人大多仍然在中国一线城市的一级医院使用,较大的学习难度导致难以下沉到各级医疗机构,国产机器人价格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另外一个可以确定的走向是,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空间必会遭受这些国际对手的挤压,短期内打破现有市场的垄断格局较为困难。副损伤更少的微创手术毫无疑问会成为人类医疗的未来,因此,能够帮助更好完成微创治疗的机器人必然成为医疗行业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