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分子育种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

近几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新兴学科的飞速发展,育种专家对基因型进行直接选择成为可能,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因此应运而生。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直接选择和有效聚合,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实现“精确育种”。常规育种需要7至8年才能选出育种材料,分子育种技术能将其缩短到3至4年甚至更短,实现了快速、定向、高效培育系统改良的作物新品种。

在“二十大”上,“农业强国”首次被写进党代会报告,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和需求大国,也是仅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种子需求国,大概出于这一考虑,2022年分子育种被列入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2022年8月,在中国首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后,农业农村部又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遴选阵型企业重点扶优,支持、鼓励、推动科研单位、金融 机构、种业基地与阵型企业对接。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分子育种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分子育种,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育种中,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育种。通常包括: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遗传修饰育种(转基因育种)。转基因育种——就是将基因工程应用于育种工作中,通过基因导入,从而培育出一定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大范围开放分子育种品种商业化种植是大势所趋。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迅速抬升致使中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优势逐渐丧失。转基因种质的使用能从栽培养护及提升机械化耕作实现能力两个维度发力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依靠转基因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降低农药残留、生物毒素残留,降低国民大病风险是大势所趋。

种子是农业的命脉,育种理论与工程化技术是种业发展的“卡脖子”科技问题,产业的竞争其实是科技储备与供给能力的竞争。要满足农业未来产品发展对育种科技的需求,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科技体系的发展应注重与如下几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结合。

育种工作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正因育种工作涉及到越来越高的科技含量,对相应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应被重视。随着中国分子育种农作物商业化种植政策的逐步松动,当下积蓄在中国科研院所处的先进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及丰富遗传材料将得以迅速嫁接在种业公司的优质品种上,厚积薄发,多品种“齐鸣”,完成产研转化,量能可观。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实现基因的直接选择和有效聚合,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实现“精确育种”。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