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俗文化的概念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二、民俗文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多是针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传媒文化、时尚文化而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阵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展演制销模式以及“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简单框架,初步显现出一定的规模化发展与自觉性追求。
中国的元宵节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元霄而孕萌的元霄灯节和灯会是中国遍及汉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节活动。灯会和灯节既是中国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年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贡灯会以元宵节灯会最为著名,场面宏大,灯彩丰富异常。若按类型分,自贡元宵灯彩主要包括工艺灯、座灯、组灯等几种。其中以组灯最具特色,它多表现优秀民间传统、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等题材内容,具有大型、群体、联动的特点,这也让自贡灯会成为中华民族彩灯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行业整体恢复情况良好。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营业收入却呈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底,中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营业收入13689.17亿元,同比增长37.3%。
2021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43%,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2020年,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28874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文化制造业增加值为11710亿元,占比为26.1%,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为4361亿元,占比为9.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