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窗口期已经来临。为推动全国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管理的全面智慧化升级,使图书馆事业更好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和公众学习阅读,国家图书馆提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思路。
中国智慧图书馆行业发展模式 中国智慧图书馆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将为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生动的规模化应用场景,通过现代科技所蕴含的"技术智慧",大力提升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智慧",以全面激活创新创造过程中的"用户智慧"。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智慧图书馆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平台构建
一、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及特征
1、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
用户与资源是图书馆服务中最核心的要素,为使智慧图书馆从概念变为现实,以用户-资源的二元分析视角提出智慧图书馆服务的运作模式,其中一方面是基于图书馆既有资源的显性服务提供模式,另一方面是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隐性服务提供模式。
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构建以提供资源服务、发挥资源价值为立足点,以服务呈现形式为划分标准,将图书馆服务分为显性服务和隐性服务。显性服务包括依托实体资源,利用智能感知、识别、定位技术,实现图书馆实体资源的自动化整理、快速查找以及自助借还等用户在场服务;依托于虚拟资源,通过语义网络、Web3.0可视化等技术实现的图书馆虚拟资源语义标注、异构整合、知识关联、多渠道接入、人性化展示及智能检索等用户离场服务。隐性服务一方面是通过对用户个体行为全数据的持续采集、分析及动态建模,把握用户知识需求演化规律,精准预测用户行为;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图书馆知识社区用户分享、交流等群体行为信息的收集和深度挖掘利用,构建用户间的知识网络关联关系,实现知识协同过滤。
智慧图书馆的实体资源服务模式大幅降低实体空间管理成本,提高用户在场体验满意度。目前图书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条形码记录的索书号作为图书的唯一识别标志,据此进行顺架、排架、查找、清点等管理活动,这种方式解决了馆藏图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存在操作困难、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以及缺乏人性化的问题。智慧图书馆在实体资源服务方面,通过在实体空间部署无线传感、自动识别、室内定位等物联网技术,分步实现馆藏书目的自动化整理、资源快捷查找、图书自助借还功能。首先粘贴RFID电子标签作为图书的唯一识别标志,扫描电子标签,系统会在地图上定位图书应该存放的位置,同时布置自动化机械设备,智能化完成书籍的上架、盘点、分拣等工作;其次根据读者的书目查询结果,利用室内导航技术实现对资源的快速查找;最后在借阅环节,读者只要在自助借还机上扫描,即可自动生成借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