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可由一个或者多个港区组成。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处,是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海运承担着全球80%以上货物的贸易运输,港口物流更承担着物流服务和商业功能。除此之外,港口还是国民经济变化的“晴雨表”之一。港口物流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交流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全球疫情影响下,我国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明确表态坚持开放原则,不仅是对国内经济发展,更是促进全球物流贸易的发展。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港口对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进出口也大幅增长,而需求增长必然迎来港口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港口强国。
国内主要港口企业呈现出向航运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港口服务从运输、装卸、仓储等基本航运服务向包括航运金融、保险、信息、载运工具经营与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转变,并与贸易、金融互动发展。当前,港口行业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应用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已研发了智慧市场监管、智慧应急管理、智慧基层综治、智慧港口、数据中台等方向的业务平台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
一、港口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2年1~12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6.85亿吨,比2021年同期增长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6.07亿吨,比2021年同期下降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6亿标准集装箱,比2021年同期增长4.7%。专家预计2023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保持稳定、略增的态势,港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海上的进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
从全国各港口2022年1-8月货物吞吐量来看,排名前十的分别为:唐山、宁波、青岛、上海、舟山、广州、苏州、日照、天津、烟台;其中唐山排名第一,货物吞吐量达到了5.02亿吨,同比增长6.2%,外贸货物吞吐量为1.74亿吨,同比增长1.9%,集装箱吞吐量为202万TEU,同比增长10.1%;青岛外贸货物吞吐量排名第一,达3.21万吨,同比增长2.1%。
2022年12月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为85950万吨,较上月减少了1157万吨;2022年1-12月沿海港口累计货物吞吐量达到101.31亿吨,占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的64.59%(余下35.41%为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同比增长1.6%,其中1-12月外贸货物吞吐量为41.27亿吨,占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40.74%,1-12月集装箱吞吐量为26073万TEU。与11月相比,2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较上月有所增加,唐山货物吞吐量增加最多,为1477万吨,天津较上月减少最多,为810万吨;就累计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而言,28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呈增长趋势,盐城同比增幅20.8%,三亚同比降幅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