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修复大概经历了15年的时间,目前仍处于规模扩大和稳定增长阶段。与发达国家超过40年的修复历程相比,我国土壤修复在管理制度、技术发展、工程实践和资金渠道方面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还存在不足。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碳排放特征之一是总量排放小,但排放强度大。土壤修复活动的碳排放一般低于同区域的固废、水、大气污染防治碳排放量,但从行业万元投入或者处理单位污染物通量来看,土壤修复工程的碳减排仍有较大空间。特征之二是排放比重小,但上升空间大。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政策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由于我国土壤修复体量和规模相对偏小,土壤修复行业的碳排放一般占区域碳排放总量的万分之几甚至更低。但随着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未来土壤修复在局部区域和局部时间内预计可以占比很大,进而影响区域碳减排考核结果。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近几年,土壤环境修复项目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公开投标项目数量为3626个;项目金额156.6亿元。面对土壤污染的严峻局面,国家立法速度明显加快。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行业法规及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大批修复项目的开展和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的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修复行业经过多轮筛选和淘汰,培育出多家龙头企业和众多专业型公司,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尚处于早期阶段,每年都有众多公司进入并有所斩获,近些年也吸引了众多央企积极布局土壤修复行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国家队”的力量,也加快了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变。
环保部除了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外,又公布了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制定实施也被提上日程。土壤大范围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业内预计将催生万亿级土壤修复市场。
然而多位专家却表示,蛋糕虽大但不能盲目乐观,受制于技术、资金、商业模式等多重壁垒,土壤修复产业想在短时间内做大并不现实。
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制定实施也被提上日程。土壤大范围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业内预计将催生万亿级土壤修复市场。土壤修复行业修复技术迭代发展趋缓。土壤修复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发展迅速,土壤热修复、固化/稳定化、原位化学/氧化、土壤淋洗、多相抽提等工艺纷纷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上述技术仍是国内土壤修复市场的主流,随着项目实施的增多,各种技术运行管理更加精细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