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赵孟
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初,黑龙江省伊春市和齐齐哈尔市6个街道被撤销,并设为镇。这场“撤街设镇”式操作被解读为“逆城市化”,引起持续热议。
在伊春市,乌翠区下辖的乌马河、锦山两个街道撤并为乌马河镇,向阳、曙光两个街道撤并为翠峦镇。在友好区,双子河街道变为双子河镇,铁林街道变为铁林镇。而在与之相邻的齐齐哈尔市,则将碾子山区的富强街道撤销,设立华安镇。
近年来,东北人口问题不时触发各种解读。有观点认为,此轮“撤街设镇”因人口流失而起,将导致政府权力收缩、“铁饭碗”被打破,或引发连锁反应。
界面新闻采访两市的建镇筹备工作组成员等有关人士获悉,人口流失只是“撤街设镇”一方面的原因,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模式,或许才是当地做出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考量。“撤街设镇”并非政府收缩,相反扩大了基层政府权力,方便制定政策吸引人口。
此次撤销街道最多的伊春是一座典型的森林资源型城市,也曾是中国“最后一个政企合一城市”,其气候特征和资源利用政策变化导致的人口流失,迫使当地改变发展模式,此前已经过几轮行政区划改革。“撤街设镇”,只是这场行政区划改革的延续。
资源型城市遭遇人口流失
不同于一般城市,伊春市因林而生,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因其特殊的资源禀赋,从1964年开始,伊春实行“政企合一”体制,企业的负责人也是市政府领导人。
伊春市建镇筹备工作组一位成员向界面新闻介绍,1980年代开始,伊春面临林业资源危机。
至2013年,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数万职工面临转型。由于此前来工作的多是外地人,他们选择离开伊春。从那时起,伊春的人口开始流失。
除了资源政策的转变,当地的自然气候也是人口流失的一个原因。
这位人士介绍,冬天的伊春气温降到零下数十度,即便最近全国已经立春,伊春最低气温仍是零下20多度,罹患心血管病的人较多,不少无法忍受寒冷的人选择离开。而且冬天取暖费用高,这让一些外来人员望而却步。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伊春市常住人口为87888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48126相比减少26.93万人,下降23.45%,年平均增长率为-2.64%。在黑龙江省内位列倒数第三,仅比七台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多。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后,伊春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巨大调整。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伊春市GDP同比下降9%,地方财政收入下降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