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宇自杀背后:为什么孩子们的求救声不被听到?

图源:pixabay

撰文|苏惟楚

责编|徐卓君

失踪 100 多天之后,15 岁少年胡鑫宇被认定系自缢死亡。如同早前发生的类似悲剧,我们在事后总会追问何以发生?

他失踪后,当地发动上千人寻找,大量网络主播扑进县城,单条相关视频的播放量达百万。然而,在他生前,这个15岁少年的心声无人察觉,遮蔽在他人“内向”“孤僻”“上进”“乖巧”的形容中。

他不是没有发出过求救信号。事后,当地警方寻找心理专家,通过访谈和分析,识别出少年的厌世和轻生倾向。

无论是在和父母的电话中——一天内三次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和同学老师的交流中——表示学习吃力压力大休息不好,在课堂笔记中——“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么样?”,胡鑫宇都曾流露出悲剧的先兆。

但几乎所有的环节,都错失了他的呼救声。

多位接受访谈的心理咨询师告诉《知识分子》,他们经手的多个案例中,孩子们多多少少都曾试图发出求救的信号。

在拥有诉说痛苦情绪的能力之前,一些孩子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痛苦,身体直白地做出了反应,冒冷汗、发抖、拉肚子。

一些儿童试图笨拙地表达,一个小孩说,“我觉得不舒服,我一直想哭”。另一个小孩问咨询师,死是不是就是蛇蜕皮 ?

语言表达之外,一些孩子表现出不想上学,易发怒。

但成年世界中,这些信号被否认和漠视了。家长们习惯说,“小孩子哪有那么多心情不好”“太脆弱了”。

快要溺水的孩子试图把求助声放得再大一些,一些成年人掏掏耳朵,只觉得吵闹,“叛逆”“不听话”。

“一个孩子绝不仅仅是因为被家长打了两巴掌,决定去死。自杀问题是一个更系统更复杂的情况。”一位多年从事自杀干预的精神科医生强调。

另一位参与自杀干预的志愿者将预防和干预系统比做一张网,家庭-学校-医院-机构-社区理应将产生自杀意念的孩子兜住。

一些孩子被兜住了,但一些没有。

1

成年人构建的童年图景:“孩子没有痛苦”

讲述自杀意念的孩子,年龄在不断前移,“变得更年轻了。”

张斌曾任深圳康宁医院危机干预副主任,这几年,他做危机干预培训时,加之来自学校和家长的报告,念小学的孩子已经出现自杀意念。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