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后中药材价格回归理性 中药材行业未来需求如何?

中药材是整个中药生产的源头。中药材既可经过复杂生产工艺,被直接制成中成药,也可被加工成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临床汤剂和中成药生产的原料,还可被加工成中药材提取物,再进一步制成配方颗粒或中成药。中药材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均可由中药材销售公司、连锁药店及医院等进行销售,各个环节,相互影响,又相互关联。

暴涨后中药材价格回归理性

经历了一轮价格大幅上涨后,中药材价格开始回落。

康美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自8月份以来该指数开始持续下滑,尤其是自10月底以来加速回落,截至11月15日,康美中药材日价格指数较10月份同期下跌3.13%。

从具体品种来看,上半年涨幅较大的当归、党参价格也开始回落,截至11月15日,产地甘肃的当归11月份以来跌幅达25%,党参则跌超18%。而往前回溯,今年6月份当归的涨幅曾达到60%左右,市场价格突破160元/公斤,成为年内最高点。

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进入上行周期,部分品种价格同比翻倍甚至翻了几倍,中药材价格异常波动引发广泛关注。在业界观点看来,药材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市场正常的供需变化,包括农残、重金属之类的检测标准越来越规范,中药材种植成本上升等;非正常因素则主要是游资的进入。虽然传统经营模式中也存在药材囤积情况,但涨幅如此之大、品种如此之广,是历年不太有的现象。

今年上半年,党参、当归、牡丹皮、莲子心等每公斤上百元的高价品种价格持续水涨船高,少部分品种带动了大范围的品种涨价。

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在国家价格监管以及带量采购下,中药材降价或是大势所趋。

据报道,对于此次的中药材价格回落,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是受前期涨幅过大、资本炒作回落、主力品种新货上市以及部分药商采购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

从价格来看,中药材价格自8月份开始出现回落,10月底开始快速下跌。从需求来看,每年秋冬季原本是采购旺季,但今年的药企采购却并没有预期的旺盛。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中药材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

在市场看来,秋冬季采购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前期药材价格涨幅过大,药企放缓采购节奏,二是,近期多数品种的产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主力品种,如当归、党参、紫菀、白芍、连翘、酸枣仁等,都有大量的新货上市,导致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此外,随着资本炒作退潮,一些中间商和投机者开始出货,也导致中药材价格下跌。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