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促进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发展,增强小镇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而且有利于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彰显当地特色传统文化,有效带动村镇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特色小镇之“特”在于其既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以市场为主体,推进综合开发,创新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引擎。其具有细分高端的鲜明产业特色、产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特征、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特点,是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新型发展空间,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就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结合在一起。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版特色小镇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特色小镇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促进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发展,增强小镇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而且有利于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彰显当地特色传统文化,有效带动村镇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我国特色小镇起源于浙江,当时定义为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自2014年浙江“云栖小镇”模式在全国范围推广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多部门从不同角度对特色小镇的衡量标准进行界定,先后发布10多个指导文件。
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有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从第一、二批特色小镇名单来看,旅游发展型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为144个,占比为35.7%,其次为工业发展型特色小镇,数量为94个,占比为23.3%。